经济学院开展专业建设交流会
2022年11月9日上午,经济学院各专业教研室主任汇报专业建设进度及成果。与会人员如下:经济学院院长董雪梅、副院长刘世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研室主任孙惠娟、国际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黄秀梅、财务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鞠铨、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苏庆艳、经济学专业教研室主任付景静以及教学秘书陈晓娟。院长董雪梅着重强调学院专业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专业主任必须将专业建设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研室主任孙惠娟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简要介绍国贸专业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及学生情况,清晰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确立培养目标,运用“课、证、赛、研、创”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随后对已取得建设成果进行展示,包括教科研成果、学科竞赛成果、创业就业成果及校企合作成果等。
国际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黄秀梅首先介绍了专业发展历程,然后从专业调研、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几个方面对国商专业建设成果进行了展示,并提名几位优秀毕业生。院长及副院长对黄秀梅老师汇报的“多元培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财务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鞠铨对财管专业建设进行了汇报,汇报共分为六个模块:首先是专业概况,该专业2021年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然后对师资队伍、人员成分进行介绍;阐述当前已经具备的教学条件如教学设备、图书及实验室等;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展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成效。
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苏庆艳讲述了该专业在设置后经历的结构调整及培养目标、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将该专业课程体系分为课堂教学和独立实践课程两个方面,并重点说明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其中毕业论文应作为社会实践的真实反馈,最后展示了专业建设成效如竞赛成果等。
经济学专业教研室主任付景静首先对专业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阐述了专业基本概况,提出“1133”应用经济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应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建设路径,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详细介绍,展示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及教科研成果。
会议最后,院长及副院长就各专业建设情况予以肯定,并与各专业主任讨论我院未来发展方向。再次强调专业建设是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从多角度培养人才,让学生学有所得、用以所得。